朗海村以文明为笔,绘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余姚文明网 时间:2025-05-23 11:51:00 文字大小:T|T
小曹娥镇朗海村是记者联系的乡风文明观察点。初夏的小曹娥镇朗海村,海塘边的微风裹挟着阵阵欢笑声。全民健身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文化宫内,书法班的村民正挥毫泼墨;门球场边,老人们摇扇闲谈……这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正是朗海村文明乡风建设的缩影。
文明生根,需要土壤滋养。为了让村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朗海村对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的健身场地实施了一场“美丽蜕变”。
2021年,投资55万元改造升级门球场;2022年,投入20万元提升篮球场设施,新增2个羽毛球场;2023年,投资35万元对全民健身广场进行全面升级,翻新欢乐大舞台前的地坪,新增4套二代健身路径和一条健身步道;2024年,文化宫重装亮相,配备跑步机、运动单车等器械,并开设了农家书屋,开办了舞蹈、戏曲、书法等兴趣班。

夜晚,村民们出来散步和运动
“村里的健身广场升级改造后,现在锻炼身体真是方便了不少。”村民沈秀丽笑呵呵地说,“可以在一起一边闲聊家常,一边活动身体,既放松了心情,又改善了体质。有时候我的孙女去农家书屋看书,我就和姐妹们一起去附近散散步,交关惬意。”
当非遗文化遇见现代研学,土布织就的不仅是经纬,更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土布在朗海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土布曾是朗海的‘金名片’,今年我们打算在土布馆旁边打造一个研学基地,预计6月中旬可以正式开馆。”朗海村党总支书记徐立树介绍道,“研学基地不仅与周边学校合作开设课程,还将推出土布文创产品,实现农文旅融合,增加村集体收入。”
在朗海村,提起“小阿姐帮帮团”,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支从10余人发展到30余人的志愿队伍,16年来坚持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朗海村是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村里有壮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仫佬族等23个少数民族的外来务工人员,“小阿姐帮帮团”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困难补助等服务的同时,还吸纳部分热心的少数民族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和联谊活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迅速融入当地生活。
“今年我们村打算以基层党建为核心,结合现代化工业、农业、红色教育、非遗文化、特色农旅、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特色党支部建设等多个元素,打造一条集学习、体验、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党建精品路线。”徐立树告诉记者。
行走在朗海村,最打动人的不仅有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而且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朗海村正以文明为笔,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来源:姚界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