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甲老人四年勇救五条生命
胡水林,男,194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余姚市丈亭镇三江社区居民。年过花甲的他,屡次不顾自身安危,4年间救起5位落水群众,周围人都称赞他为“救人专业户”。但“救人专业户”可不好当,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下水救人十分危险,弄不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胡水林也深知这一点,但每次看见有人落水,他还是会把自身安危置之脑后,不顾一切伸出援助之手。《宁波日报》《余姚日报》先后宣传报道其先进事迹,胡水林也荣获“中国好人”、“宁波市道德模范”、“感动余姚”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
胡水林
|
名副其实的“救人专业户”
胡水林自小在姚江边长大,年轻时在青岛当过5年水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深谙水性。胡水林居住的楼房,推开后门,跨过河埠头,就是百余米宽的姚江,不远处,有座横跨南北的大桥。就在后门口的这条姚江里,4年间,胡水林先后救起了5位落水者,邻居们都称他为“救人专业户”。
胡水林第一次救人是在2009年10月,被他救起的是一对来自湖南的母女,被救者的女儿叫肖雨欣,那年才7岁。胡水林说,那天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当天晚上7时左右,胡水林像平常一样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后门口传来一阵呼救声。他闻声快跑出门,借着微弱的路灯灯光,看见落水者在靠近河的对岸,水面上只露出黑乎乎的头发,身子还在水下扑腾。说时迟,那时快,胡水林纵身跳下姚江,奋力向前游过去。“不好,水下有两个人。”等靠近落水者,胡水林才看清,落水的原来是一对母女。母亲的身子一点点地往下沉,双手还紧紧抱着女儿。胡水林快速抓住母亲的一条胳膊,用尽全身力气,才把母女俩拖回岸边。

由于落水时间过长,母女俩被救上岸时脸色青紫,几乎没有了呼吸,只穿着一条短裤的胡水林立即给母亲做人工呼吸,同时指导身边的群众也用同样的方法抢救肖雨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母女俩依然昏迷不醒,但胡水林坚持不放弃。抢救持续了近半个小时,肖雨欣和妈妈才先后哇地哭出声来。救人用尽了力气,第二天,胡水林脸色苍白,不知情的人看见他都以为他大病了一场,但他不以为意。后来,雨欣的爸爸肖军登门致谢,胡水林说什么也不肯收下礼品,肖军夫妇只好特地把一面写有“英勇救人”字样的锦旗送过来。至今,这面锦旗还挂在胡水林家的墙上。
为了救人,他准备了许多救生圈
救人除了勇气,还要靠技巧。自从有了这次救人的经历,胡水林就多了个心眼,他特地添置了好几个救生圈。这些救生圈花花绿绿的,挂在墙上,成了他家一道特有的风景。在一个特大号救生圈上,还连接有一条长绳。胡水林第二次救人,就用上了这个救生圈。2009年11月,一个寒冷的傍晚,胡水林听见后门口的桥上人声鼎沸。出去时一看,桥上已挤满了人。原来是一对年轻恋人落水了,女孩子轻生,从桥上跳下,男友下水救人,但被女孩死死抱住,天气太冷,不一会儿,小伙子体力耗尽,也渐渐下沉。就在这时,胡水林边把救生圈抛过去,边准备下水救人。正当胡水林准备脱衣下水时,落水的男子紧紧抓住了救生圈,胡水林和闻讯赶来的儿子边对着男子喊话,边一起用力把这对恋人拉上了岸。围观的群众和闻讯赶来的民警向胡水林竖起了大拇指。当年,胡水林获得了市政府颁发的见义勇为奖。

提起他,邻居们赞不绝口
被胡水林救起的第五个落水者是他的邻居叶婉君。2011年8月的一天,叶婉君去河埠头洗衣服,脚下打滑,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又是由于胡水林的及时相救才保住了性命。为了感谢救命恩人,叶婉君和家人要给胡水林送烟送酒,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提起此事,叶婉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与这样的好人为邻,是我们的福气啊!
叶婉君说出了邻居们的心里话。年逾80的李梅芬老太太与胡水林相邻多年,平时,胡水林常常上门看望老人。2012年,台风“海葵”来袭时,李梅芬家里进了水,胡水林把李梅芬接到自家避险。李梅芬在胡家住了三天三夜,她在余姚城区的儿子几次来电话要接母亲,都被她回绝了。李梅芬说:水林就像我的儿子,住在他家就像住在我自己家里一样。
2013年10月,“菲特”台风侵袭姚城,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身为社区第一小组组长的胡水林,在台风来临前后,走遍了本组50余户人家。70多岁的居民方菊仙一直不肯搬到二楼,他三次跑到她家相劝。不少沿江居民家中进了水,他在大风大雨中扛沙包、放置木板,同村干部一道抗击台风,保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续多日的四处奔波和转移群众,胡水林最后累的摔倒在地上,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能下地走动。
4年的时间里,救起了5人,有人问他,你自豪吗?他淡然一笑说,这只是人的本能罢了。但是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他人的安危放在心上,见义勇为终不悔,这样的本能又岂是人人都有的?当一切归于平静,胡水林仍坚守着那颗乐于奉献的心,积极投入到各种公益事业中,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感和社会责任,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