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医界的“老黄牛” 五十载耕耘三农情
任祖伊 ,男,1936年2月出生,生前曾任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董事长。1954年,任祖伊从金华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来到余姚工作,在禽畜病防治为农服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近70年,从一名普通兽医成长为全国兽医界的领军人物。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学习,善于实践,敢于攀登科技高峰,有效攻克疫病防治难题,累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30亿元。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宁波市道德模范”、“最美宁波人”、“感动余姚”新闻人物等荣誉。央视一套专程来姚拍摄《禽病专家任祖伊》并在全国放映。 |
任祖伊
|
初当兽医不言苦,为农服务展决心
1954年,任祖伊从金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余姚工作,尽管离老家东阳远了,但他还是满怀激情。到余姚食品公司工作的第一天,他深深地记住了一番话:“兽医工作脏、苦、累,但兽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事关农业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天,任祖伊就到生猪仓库里当了一名兽医,从此开始与家畜家禽打起了交道。工作与生活条件的简陋,未能消磨他的工作热情,反而激发了他服务三农的决心。他把农民在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先后解决了四个家禽重大传染病的防治难题,其中小鹅瘟病、小鸭肝炎病防治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部委重大科技成果奖励。
1989年9月,任祖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了国庆40周年庆典活动。回来后不久,根据农民的需求,他在余姚城北候青门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禽病防治研究所,并挂上了“家禽医院”的牌子。

发放“救命”名片数万张,学习研究不停歇
“家禽医院”成立后,为方便农民求医,任祖伊在火车站、汽车站的公用电话亭发放了一万多张名片,农民上门来求诊,所里也一定要递上联系名片。这类名片至今已发放了数万张,仅2011年就发放了2500多张。发放名片方便了农民,但麻烦了任祖伊。金华养鸭户施卫国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年冬天,他坐了一夜火车,凌晨3时赶到余姚,心急中竟忘了此时还是半夜,他按名片上的号码拨通了任祖伊的电话,睡梦中被叫醒的任祖伊没有一丝埋怨,而是摸黑赶到火车站,把他接到诊所,解剖了病死鸭,开出了药方,还把他送上了回金华的火车。“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名片,而是‘救命片’啊!”施卫国感动地说。
创办“家禽医院”只是开始,任祖伊和全所科技人员刻苦钻研,又相继完成了12项禽病防治科研课题,开发了如灭败灵、强力抗、949以及防治病毒病的免疫抗体等一系列农民兄弟急需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其他科研成果惠及省内外广大农民,为各地养殖户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获得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32次科技进步奖励。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掌握实用技术,任祖伊把有限的空余时间巧妙地“积攒”起来,撰写出版了13本书、发表了8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和150余篇科普文章,其中《禽病防治500问》一书畅销全国,成为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禽专业户最喜爱的工具书。
家禽有病找老任,化身家禽养殖业坚实后盾
家禽有病,去找老任。浙东一带的养禽户几乎都知道任祖伊。2003年初,余姚市禽病防治研究所改制为隶属农林部门归口管理的市级民营科研机构,虽然单位的性质变了,但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没有变。
任祖伊心里装着农民兄弟,也事事处处为农民兄弟着想。诊疗时精打细算,对上门咨询者热情接待,甚至为便利农民改造居所。
2004年禽流感危机,与家禽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任祖伊忧心忡忡。他认为,人们生活离不开家禽,只要防治得当,食用家禽还是安全的。任祖伊不仅在各种场合正面宣传科学食用家禽,还通过媒体普及科学知识,稳定民心。关键时刻,他紧急介入陆埠镇种鹅场疫情,科学诊断排除禽流感传言,使鹅场免遭扑杀,同时消除了周边居民的恐慌。市禽防所在其带领下,积极调配疫苗,配合防控,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助力家禽市场回暖,养殖业重现生机。任祖伊凭借他的专业与担当,成了当地家禽养殖业的坚实后盾。
培养骨干壮大团队,“老黄牛”为民服务永无止境
任祖伊以“科技为农争魁首,为民甘做孺子牛”为座右铭,年逾古稀仍不懈奋斗,致力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农民福祉的增进。他倾注心血培养技术骨干,如今,禽防所的员工人数比建所初期增加了一倍多,已拥有一支以14名党员为骨干的科技队伍,装备了国内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集畜禽、生产、小动物、诊疗研究、检测技术、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门诊等一条龙技术服务于一体,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作为多届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深入基层,为民发声,成为人民信赖的代言人。荣誉加身,他谦逊如初,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为传承“老黄牛”精神,他激励青年接棒前行,并广泛宣讲,设立德育基地,影响深远,展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