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女本刚 为母则强 她以爱为舟载起一家人
陈雅丽,女,1966年1月出生,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村人。7岁时,聋哑母亲突然发病成了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又患有严重关节炎,陈雅丽十分懂事地挑起了照顾生病父母的重担。14岁时,幼小的弟弟意外溺水,父亲因丧子刺激病情加重,她毅然接过父亲的扁担挑起了繁重的农活。成家后,她继续留在家里照顾家庭。40多年来,陈雅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她曾被评为“浙江好人”。 |
陈雅丽
|
少年不幸,她坚强承受
陈雅丽的父亲年轻时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两腿连走路都有困难,母亲由于疾病导致聋哑,后经人撮合,这对苦命人结合在一起,生育了一儿一女,女儿就是陈雅丽。
7岁那年,厄运降临,陈雅丽的母亲突然发病,成了痴呆,经常往外“疯跑”,生活不能自理。年仅7岁的陈雅丽很懂事地挑起了照顾弟弟和生病母亲的生活重担。照顾一个又聋又哑又痴呆的母亲,需要付出比照顾一个正常人多好几倍的心血。为母亲洗澡、洗衣、洗头、梳头、剪指甲,伺候母亲吃饭,全由她一手操办。母亲生病时,总是紧闭着嘴巴不肯吃药,吃进吐出要好长时间,陈雅丽只好改变法子,将药碾成粉,放了糖喂她;母亲因病不想吃饭时,陈雅丽又变着花样“吊”母亲的胃口,冬天晚上睡觉,因为母亲不会照顾自己,经常受冻,陈雅丽就陪着母亲睡。
失去弟弟,她揽下重活
陈雅丽14岁那年,10岁的弟弟意外溺水身亡,父亲深受刺激,经常一个人偷偷流泪,茶饭不思,身体日渐衰弱。面对有病缠身,深受失子之痛的父亲,面对痴痴傻傻连失去儿子还浑然不觉的母亲,陈雅丽只能更加坚强,她深埋起心中的痛苦,一边细心照顾母亲,一边又帮父亲挑起了繁重的农活。
父亲的腿有病,挑担困难,14岁的陈雅丽接过父亲的扁担,棉花秆100斤挑不动,她就挑50斤,一次挑不完,就分成几次挑……稚嫩的肩膀时常被扁担磨得起泡,但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父母,陈雅丽咬牙挺着。父亲的病经常发作,每当发病,整条腿又红又肿,还会伴随发高烧,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甚至连屎尿都拉在床上。对此,陈雅丽没有丝毫抱怨,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父亲。
命运捉弄,她不屈不挠
成年后,陈雅丽结婚了,丈夫厚道老实,为了分担妻子肩上的压力,做了上门女婿,与陈雅丽一起同甘共苦。由于夫妻俩的辛勤努力,生活也渐渐地看到了曙光,随着两个孩子的降生,家里开始有了笑声。但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陈雅丽,陈雅丽37岁那年,丈夫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去上海一家医院检查,结果是肾结石,石头已经很大,打不掉,今后不能再干重活,必须好好休息。丈夫一病,陈雅丽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为了给丈夫看病,供两个孩子读书,陈雅丽加班加点工作,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接散活带回家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同时还要照顾有病的母亲。父亲发起病来,她更是忙得团团转。面对如此艰难辛苦的生活,她从不抱怨,也不在家人面前流露“委屈”,她用坚强撑起了整个家,言传身教于两个读书的孩子:好好学习,孝顺老人,回报社会。

2010年,85岁高龄的父亲离她们而去。自此,她更加精心地照料孤单的母亲。虽然母亲还是又聋又哑又呆,但是面色红润,渐渐“懂事”了,不再“疯跑”了。看到母亲这样,陈雅丽非常满足。
陈雅丽,这位面对厄运坚强不屈的女子,用40多年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