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蒲友网交流论坛,深圳一品楼阁论坛,广州越秀品茶

» 正文 您的位置:余姚文明网 » 主题活动 » 我们的节日 » 2025七夕

2025七夕

穿针乞巧

来源:余姚文明网 时间:2024-08-09 09:28:00 文字大小:T|T

  七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进而升华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七夕之夜成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

  七夕节俗的丰富与圆满是在六朝时期。六朝时期关于七夕有多种生动地记述,晋人周处《风土记》描述了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将庭院洒扫干净,摆上茶几饭桌,设酒脯时果,说河鼓、织女二星神此夕相会。守夜的人都隐怀私愿,向上天表达你的求富、求贵、求寿或者求子的愿望。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

  七夕乞巧习俗丰富多样,除了仰观星汉,乞求富贵子嗣、容颜美好外,心灵手巧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特别要求。甘肃陇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词,“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莫赐宝贝莫赐钱,赐我一副巧心眼”。巧心眼属于心智之巧,巧妇是民间社会推崇的偶像。古代“妇功”同样重要,它强调女性纺织、针线等技艺的掌握。因此,七夕乞巧在后代特别重视女性手艺的精巧。近代山东有拜巧姐乞巧,唱乞巧歌:“我请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缝袍子。我请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学纺织。我请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学绣花。”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月夜穿针要求快、准、巧,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在民间还有一个特别的园艺乞巧方式,那就是种巧芽。人们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麦芽,到七夕活动期间,妇女带着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献给巧娘娘,同时让大家品评,看谁的巧芽长得茁壮顺溜,谁就得巧。这是种植技艺的比试,是对女性智慧的激发与农事技艺成果的肯定。


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余姚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贡山| 巴林右旗| 克东县| 绥芬河市| 子洲县| 光山县| 福清市| 宣城市| 洪洞县| 河北区| 姜堰市| 肇东市| 红原县| 莱芜市| 治多县| 介休市| 阜新市| 昌邑市| 长寿区| 绥江县| 北京市| 乐安县| 蚌埠市| 鸡东县| 镇远县| 城固县| 胶南市| 元朗区| 司法| 平邑县| 巴马| 肇源县| 年辖:市辖区| 阜城县| 南涧| 故城县| 龙门县| 张北县| 古丈县| 云和县|